国新办于4月20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透露了农村改革最新进展. 曾衍德表示,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我国将继续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包括第二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加强. 此外,我国还将加大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力度.
延长土地承包制度,稳定农业发展
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农业发展重要保障. 曾衍德表示,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我国将进行第二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这将为农民提供更长期土地使用权,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耕种和经营土地,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农村宅基地管理系统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居住基地,也是他们生产和生活保障. 为了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我国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 这将为农民提供更大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将宅基地用于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农村宅基地管理系统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保障农民权益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共同财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改革重要任务. 曾衍德表示,我国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宅基地管理系统确保资产合理使用和保值增值. 这将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和挪用,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需求,我国将加大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力度。全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已分别超过400万家和223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将带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关键环节,也是农民增收致富重要保障. 通过延长土地承包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以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等举措,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 。